最後更新日期:2022年10月18日
「在觀眾的眼裡,台上的講者是主角。但在講者的眼中,觀眾才是。」身為講者,能夠滔滔不絕的”說”是個能力,更進一步讓觀眾”聽”進去了,那就是真實力。透過《漏斗理論》能夠有效的讓觀眾更認識你,甚至創造更多的互動,下面一起用3個大步驟規劃屬於你的架構吧!

所以提前設定好結果,便有了方向。
舉例來說,「我希望讓聽眾更理解怎麼經營一個社群」,接著開始以結果為中心去推導,「觀眾普遍對社群的熟悉度在哪裡、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甚麼」,找出問題並列出解決方案等等的。
此時,你可能一瞬間想出了很多點子,接著就讓我們來梳理它!
勾住觀眾的「好奇心」
要讓別人想聽你說的話,第一步就是吸引他的注意。演講的一開始,台下觀眾可能還在交頭接耳。這時與其大喊:「Silent!」,不如思考,如何讓他們「listen」
因此講稿的第一層架構,就是了解 你的聽眾們,想聽什麼、為什麼要選擇你、以及他們需要什麼,這也就是觀眾對你的初步認識「你的演說能帶給他們的價值」。
假設我今天要介紹一個繪圖軟體
第一步,簡單的描述在這個時代,具備一套繪圖軟體的優點,基本的功能有哪些。
第二步,包括你的產品在內,提出另外N個做出比較,更進一步的凸顯出,你軟體的特色是甚麼。
第三步,也就是我們第一層架構的結尾,這項產品能帶給大家的價值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。
營造共享空間

第二層架構,是賦予你的產品”溫度”。
當你成功勾起觀眾的好奇心,接著就帶領他們進入你的共享空間。這是更進一步的互動,代表你已開始與觀眾起了共鳴。
用剛剛繪圖軟體的例子,我要進一步地描繪出”當你擁有了這項軟體“。
“小時候讀《小王子》,看完飛行員替小王子畫一隻綿羊,我也想畫出一隻屬於我獨一無二的綿羊。可是我沒有繪畫的天賦,雖然我真的很喜歡畫畫,但我很少告訴別人我喜歡畫畫這件事。”
“當我開始接觸電繪,發現這個方式,能夠替我描繪出記憶裡的那頭綿羊,於是我開始設計出我自己的桌布、我的時間表,甚至開始培養我的美感,並慢慢的理解畫畫這件事”
增加你產品的溫度,繪圖軟體成為了「繪畫夢想顏色」的幫手,讓你的聽眾看到不一樣的光景。
創造更多價值

最後一層,可以提一下產品使用者的使用經驗(用戶經驗)、產品的未來發展(潛在價值),以及「期待大家使用我們的產品,創造屬於你們自己的價值。」
好的使用體驗,能夠提升品牌的信任度,也可以藉由不同的使用者角度,來讓我們的產品更完善。更重要的是,聽眾能利用我們提供的價值,創造出更多的價值。
這裡邀請你的每個聽眾,一起走的更深、更遠。
最後附上聯絡方式,可以像這樣 ▼
一場簡報,不僅僅是一個會議,一個產品發表而已,簡報也是行銷自己的機會!
你怎麼逛到這了
沒事!你可以繼續留著😆
有了層次架構後,是不是更了解如何表達自己的簡報了!尤其是自有品牌、自媒體的介紹,就像介紹自己一般,知道自已的價值可以在哪裡發光,就放手去說吧!越來越多的嘗試,會讓你對於表達越來越熟練、越來越有自信!